人像剪纸
人像剪纸是指当代的人物肖像剪纸,以写实手法刻画人物表情为主,人物的服饰及四肢基本线线相连,五官为追求形神兼备可不相连,最终作品剪裱一体。绘稿使用圈地画法,用线条勾出大轮廓,用色填充闭合的轮廓,可使用勾线笔和毛笔纯手绘,也可以使用电脑插画软件手绘完成。线条的使用和传统工笔人物画有相似之处,以粗代表实,以细代表虚。镂空造型特点依然讲求方、圆、尖、缺、丝。稿件绘制完成后使用刻刀、宣纸或金属箔纸手工刻制,手刻基本技法为划、切、劈、钻、探。
人像剪纸来源于人物剪纸,人物剪纸大多以表现人物神态及动作为主,五官表情夸张或抽象。据始料记载最早的人物剪纸雏形是“嬷嬷人”,起源于原始社会,是由满族的祖先肃慎人祭祖活动演变而来,又名妈妈人儿,是萨满教嬷嬷神的崇拜在民间的遗存。当时是用猎刀在树皮或兽皮上划制而成。真正用纸制作人物剪纸据李商隐的《人日》中记载,“剪彩为人”起于晋代。这里的彩指的是一种黄色的纸,正月初六人们把黄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于头部,用来祈福。明清时期的人物剪纸逐渐以写实为主,动作及神态和现实事物更为相近,到新中国成立后,歌颂党和新生活的人物剪纸更是大量的使用了光影及写实手法。
目前使用传统手工技法及纸张从事人像剪纸定制的主要有唐花剪纸(河北)及布居一格剪纸(浙江)两派。